Skip to content

Amazon Kiro 初體驗

體驗了 Amazon Kiro,提倡規格驅動開發(Spec-Driven Development)流程的agent。給Kiro的目標是透過 Python Streamlit 建立一個 Data App,藉此觀察 Kiro 如何處理整個專案需求。

首先提出我的規格,描述了前端頁面的使用情境、想呈現的圖表、以及資料來源。

Kiro 首先產出 requirements.md 檔案,裡面具體描述了功能需求和驗證方式。接著建立 design.md,其中不只規劃專案的目錄結構,還用 Mermaid 繪製系統架構圖,以及一些關鍵模組的 Python 程式碼範例。

下一階段 Kiro 產生了一份包含 11 個項目的Task list,每個項目說明了預計要實作的功能。當我設定好信任指令 (例如 python *) 後,Kiro 就開始自動地實作功能並且執行測試。

可惜的是,因為用量限制沒能完成全部項目,畢竟 Kiro 仍處於預覽階段。我收到了這個訊息:You've reached your daily usage limit. Please return tomorrow to continue building.

儘管沒能完成全部項目,這次的體驗仍讓我印象深刻。相較於常用的 GitHub Copilot,Kiro 的方法讓我們更專注於前期的規格討論和設計。相當符合平時的開發習慣,在開發任何程式之前,功能需求和測試案例都需要被清楚地定義,然後再逐一完成任務。